面向未来,开创未来,中山一院举行2020届研究生“云毕业典礼”
7月8日下午,中山一院举行2020届研究生“云毕业典礼”,以全程网络直播的方式共享盛典,全体毕业生、亲友、网友相聚云端,奏响毕业乐章。
▲线上直播毕业典礼盛况
永葆笃定初心,勇担职责使命
中山大学副校长、中山一院院长肖海鹏,党委书记骆腾等院领导,导师团代表及硕士博士毕业生代表等出席了“云”典礼。
▲中山一院导师团代表出席毕业典礼
肖海鹏院长饱含深情的寄语催人奋进,他肯定了同学们在疫情期间主动投身志愿服务,把论文写在战“疫”一线,用青春力量抗击疫情。鼓励毕业生们在未来医学道路上,永葆笃定初心,勇担职责使命,弘扬实干精神,保持学习韧劲,敢于突破创新,心存大爱真情,为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健康梦、中国梦贡献出我们中山医人的智慧和力量!
▲肖海鹏院长作饱含深情的寄语
面向未来,开创未来——肖海鹏院长寄语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云山苍苍,江水泱泱,七月的中山医草木葱茏,我们在此隆重举行2020届研究生毕业典礼。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和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风雨同舟、众志成城,历尽千辛,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大战略性成果。在过去的近半年里,同学们遭遇了毕业和就业诸多阻力,但你们积极克服重重困难,参加“线上招聘”、开展“异地实验”、参加“云答辩”,顺利通过了又一次人生“大考”,今天终于毕业了。我谨代表中山一院向同学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关心支持你们的亲友们和付出辛勤汗水的老师们致以衷心的感谢!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你们来到中山一院虽只有三五载,但在这里流下了孜孜以求的汗水,为这里增添了属于你们的青春色彩。当年,你们庄严宣誓,坚定投身医学这条艰苦而又崇高的路,一路走来,你们努力拼搏,在病房、手术室、实验室、图书馆留下了你们辛勤的身影,对得起自己的誓言。现在,你们获得了国内顶尖的医学教育,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还结交了一生的挚友,将满载而归。相信大家累并快乐着!
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这个毕业季成为一个特别的毕业季,而你们成为特别的一届毕业生。我们没能让大家都欢聚一堂接受学位,让你们中很多人成了史上第一届“云毕业”的学生。但你们不但没有怨言,在疫情期间还积极筹集资金,主动投身志愿服务,参与疫情相关应急攻关项目,把论文写在战“疫”一线,用青春力量抗击疫情。你们让中山一院倍感骄傲!疫情改变了你们原本期待的毕业典礼,但却在你们行将毕业前给你们上了一节终生难忘的关于“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实践课,让你们和百年中山一院历史上的每一届毕业生一样,在心上深深烙上了中山医“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的印记,一生也不会褪去的印记。
同学们,毕业是人生的十字路口,你们面临着一系列重要抉择。不管你们接下来选择继续深造,还是进入医院从医,或是进入企业从商,或是进入其他公共服务单位,不管你们的人生道路走向何方,我们可以预见的是,你们到目前为止遇到的所有困难,一定不会是你们今后人生路上仅有或最大的困难或挑战。疫情的影响,时代的变迁,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蒙上了厚厚的迷雾,身处这个不确定性急剧蔓延的时代,注定了你们面临的不会是一片坦途。你们是中山一院的毕业生,我相信你们的才能足以让你们独当一面,让你们有勇气、有能力、有方法去战胜任何困难。但是,作为一个过来人,一个师长,我还是要与大家谈一谈关于未来的几个问题的看法,希望对你们有所启迪。
第一,我们将面对怎样的未来?未来世界是不确定的,取决于我们共识的目标和努力,但能从现在观测到一二。5G网络、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物联网、基因、生物技术等在我们眼前飞速发展,第四次产业革命的浪潮悄然到来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技术发展将对生产力发展和生产要素的界定和配置产生根本性改变,为世界生产关系格局带来无限可能。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在此次疫情中被加强的休戚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将会得到更为广泛的认同,全球互联互通和进一步融合走向深化。我们也可以清晰的看到,民粹主义的逆流滋扰不断,但它只能增加全球化的复杂性,导致世界整体风险的持续增加,并不会改变全球化的必然趋势。
融合就有竞争与合作。回看中国,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的第一个目标触手可及。到2035年,我们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也就是你们职业生涯的晚期,我们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实现这一目标,要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要,也必须牢牢把握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契机,用好重要的发展战略机遇期。于你们来说,这也将是你们生命中最黄金的三十年,最值得奋斗的三十年。
第二,这样的未来需要怎样的人?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对人力的排斥,未来世界对人的依赖度将会降低,反而对人工智能的依赖度将会上升。但这并不影响一个事实,那就是主宰未来世界的依旧是人,由人性和才能主导决策的人。未来世界的复杂性将被无限放大,人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复杂性也会被相应放大,遇到的困难和挑战的复杂性也将会被相应放大。在这种复杂环境里,具有价值理想,进而迎接挑战、克服困难的人,将显得弥足珍贵。未来需要的,正是这样能看破重重迷雾和穿越荆棘的纯粹的人。“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人,“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说的就是这样的人。
第三,你们怎样面对这样的未来?换句话说,毕业后你们要怎样成为他人、社会和国家需要的人?怎样才能实现人生价值,成为病人的希望、家庭的支柱、国家的栋梁,成为这片土地的脊梁?关于这个问题,我几点意见。
一要有对于初心的笃定。我们的初心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就是我们的答案。中山先生行医开始每周必抽一天为病人义诊,陈心陶教授在疫区与人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秦光煜教授为掌握第一手资料而亲自解剖100多例麻风病人遗体,叶任高、李幼姬夫妇捐献毕生积蓄成立医学奖教金鼓励后学,“帕金森圣斗士”刘焯霖教授为病人上门随访达半个世纪的旅程,中国甲状旁腺移植手术开创者陈国锐教授在肺癌晚期仍坚持工作在临床一线,“胃王”王吉甫教授深夜翻铁门回医院抢救病人,卓大宏教授坚持以最低档诊金看诊减轻病人负担,中国“最美医生”詹红教授坚守急诊一线33年,我院150多位无敌中山医抗疫勇士,白衣执甲,逆行出征,以大医精诚诠释大爱无疆,都是因为他们那炙热的初心。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人的坚守,凝聚成了中山医“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的不朽医魂。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复旦师生的回信中指出,“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你们要珍惜带给我们无穷动力的初心,不但要笃信,还要笃行,要传承、发扬好我们的初心。只有心里的火不灭,眼里才会有光,脚下才会有力量。
二要有乐于奉献的担当。大家刚进中山一院的那一天,我就跟大家讲过,“吃亏”是福,我说的“吃亏”就是奉献。今天我还是要这样跟大家讲。中山大学中山医培养的从来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是以“为社会福,为邦家光”为己任之才。为了责任担当而选择“吃亏”不是傻白甜,而是一个人胸襟的体现,是对个人格局的拓展,是对人生价值的升华。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坚持认为,你们作为医者,更应该要有乐于奉献的优良品格。
三要有对于实干的坚守。医学是一门来源于实践的学问,医生的成长来源于无数次的问诊和手术,只有在处理各种复杂病情的过程中才能加深对于前沿知识的理解,只有在以疾病为导向的临床研究中才会产出适用临床的真知。医生离不开临床,离不开病人,要想成为一名好医生,就要一切为病人,为病人一切,为一切病人,从病人的实际出发,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在实干中成长、在成长中实干,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我希望你们不要离开临床,哪怕将来某一天离开了,也要记得以临床为导向,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的健康。
四要有对于学习的执着。实践让我们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实践也能出真知,但我们既要“行万里路”也要“读万卷书”。我相信大家的学习能力,但我更希望大家保持学习的韧劲,用卓越的学习能力应对知识大爆炸,用学习的韧劲跟上这个时代的步伐,甚至引领时代发展。同时,我希望你们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学思践悟中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同学们,今后的学习没有教材,也没有老师,而人人都可能成为你的老师,事事都可能成为教材,处处都可能成为课堂,你们要自己学会甄别,学会判断,学会独立思考。今后的学习没有考试,但美丽人生就是你要交出的答卷,而自己就是唯一的考官。
五要有敢于创新的魄力。学无止境,但也要不止于学,要弄通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避免拾人牙慧。中山先生一生倡导“敢为天下先”,一代又一代的中山医人努力践行中山先生教诲,开创了中国西医史上众多个“第一”,让创新成为中山医人固有的特质。今后,希望你们继往开来,敢想敢闯敢拼敢试,敢于开风气之先,敢于革故鼎新。纵然不能人人都引领专业领域的医学研究和医疗技术发展取得新的突破,至少在为病人造福上取得小突破,也是不小的成就,如果能不断取得小突破,那就是非常大的成就。
六要有大爱和真情。是否存在情感是人与物的重要分野,情感也是我们行动的深层动力,所以我强调要有大爱和真情。要重塑自然情。你们要恢复并加强与自然的联结,增加对于万物和生活的热爱,让“生命至上”在人与自然的交融中变得更为鲜活,让护佑生命的初心历久弥新。要永葆家国情。你们要保持对国家的绝对忠诚,铭记对国家和民族深沉的爱与责任,这是中山医的传统,是深埋在每个中山医人血脉里的红色基因。要涵养人民情。你们要牢记中山一院的“公医”根本,要始终记得我们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保持对于苦难的敏感和悲悯,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要保持真性情。你们要做一个真实的人,拒绝异化、物化,不做金钱、权力和技术的奴隶,学会感知爱、接受爱、给予爱。你们可以接受平凡,但绝不接受平庸,在人生的岗位上,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卓越的创造力默默付出,纵然归于平凡,也必将走向伟大。
相识又告别,归帆又离岸。亲爱的同学们,我知道,对于即将走出象牙塔的你们,此时此刻心中一定有许多感慨与回忆!校园记录着太多你们为了理想努力拼搏的难忘瞬间。身为师长,我为你们学有所成而倍感欣慰,也为你们即将远离而依依不舍,更为你们即将开始的跋涉和将要担负起的社会责任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间不负追梦者。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希望你们面向未来,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用好自己的黄金三十年,开创中国的黄金三十年。不负于青春,不负于历史,有为于时代,造福于人民,无愧于伟人中山这个名字,努力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健康梦、中国梦贡献出我们中山医人的智慧和力量!
同学们,不管大家今后身在何地、身处何境、身遇何事,中山一院永远是你们温暖的家!
最后,祝同学们一帆风顺、前程似锦!
骆腾书记主持毕业典礼,她表示,今天是一个心怀感恩的时刻,感谢家长们支持和陪伴同学们走过漫漫医学路,今天也是一个期许万分的时刻,在疫情中,中山一院人始终牢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初心使命,为同学们树立了大医精诚、救死扶伤的榜样力量,相信你们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肩负起党和人民的重托,在健康中国的新征程上搏击长空,展翅飞翔。
▲骆腾书记主持毕业典礼
匡铭副院长宣读了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决定及获得学位的研究生名单,并向研究生代表赠送特别定制的“无敌中山医”纪念衫,勉励毕业生们不忘初心,追逐梦想,奋勇前行,无悔青春,为人民生命健康、国家医学事业发展描绘璀璨夺目的新画卷。
▲匡铭副院长赠送“无敌中山医”毕业纪念衫
“为社会福,为邦家光”
中央抗疫指导组专家、重症医学科主任管向东教授代表导师团作了一番情深意长的发言,他对同学们顺利毕业表示衷心祝贺,作为中山医校友,他追忆往昔峥嵘岁月,勉励年轻学子珍惜青春,把握学习和干事创业的大好时光;作为抗疫勇士,他分享一线奋战经历,寄望同学们以国为重,以民为先,诠释医者担当。
▲导师代表管向东教授发言
毕业生代表、博士研究生戴子浩分享了他在中山一院求学之路的深切感悟,在老师们的言传身教中,他领略了医者大爱,坚定医路前行的信念,决心立悬壶济世之志,做医德高尚之人,发扬中山医优良传统,“为社会福,为邦家光”。
▲毕业生代表戴子浩发言
“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在肖海鹏院长的带领下,全场毕业生重温中山医医训,铮铮誓言回荡在庄严肃穆的典礼之上,莘莘学子再次立下鸿鹄之志。
▲全场毕业生重温中山医医训